“王爷。
一名侍女走到姜寧身后,怯生生的小声道:“那个还在拆。”
“无妨。”姜寧淡淡道。
“不是,它把殿下您住的寢院也拆了。”
姜寧飞上屋顶一看,顿时哭笑不得。
跟皇帝交谈一会儿的功夫,老猿已经將整座王府的四分之一拆成了废墟。
它迈著滑稽的步调,横衝直撞,一会儿將墙壁撞穿,消失在建筑里,一会儿又从另外一面撞出来。
紧接著掉个头,继续朝著建筑衝撞。
姜寧估计,这么大的场地,足够老猿日常活动了。
“行了。”
老猿听到姜寧的声音,立马停下,看向姜寧,指了指身后拆了一半的屋子。
“最后一栋。”
“吼吼!”
老猿双拳锤击胸膛,將最后一座屋子踏平。
然后在这一片废墟当中撒丫子狂奔,带起一路尘土飞扬。
老猿的適应性,比姜寧想像中的强,它好像真把那废墟当做自己的新家了。
姜寧慢慢落回地面。
“王爷,它那么大,该给它餵什么?”侍女小声问道。
严格来说,肉身成圣的灵兽,能自动吸食天地精华,已经不再需要进食。
但这头老猿是兽,而兽对食物的渴望异常强烈,从这头老猿的习性来看,肯定完全没辟过谷。
所以,必须要给它准备饮食。
不说老猿,就连姜寧自己,也还保留著口腹之慾。
“每天两百斤新鲜浆果,掺一些蜂蜜,再加十斤肉食。如果不够吃,就按照这个配比给它加。”姜寧吩咐道。
“嘶,这么多王爷,您的奉银还未发下,最近府上的开销都是余將军出的钱。一天要採购巨量的浆果,怕是要四五百两银子。”侍女小声道。
亲王年俸为一万两,这笔钱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笔巨款。
但是对亲王来说,等於毛毛雨。
哪一位亲王不练武?不养武夫?只要练武,就需要消耗巨量的资源。
拿姜岳来说,他肉身十三境,早就已经消耗了一座巨大的金山银山。
而光靠俸禄,他不可能有如今的境界。
亲王还有一笔高於俸禄的收入,那就是封地的赋税。
当然,这两项收入也不足以支撑亲王参与夺嫡之爭。
他们大多有各自的生財之道,以及各自母族的鼎力支持。
这才是各大皇子的主要经济来源。
姜寧倒是忽略了,他现在算是一穷二白。
由於先前封爵之时,眾人都以为是皇后在捧杀姜寧。
所以户部並未第一时间拨款。
“先找添虎垫,之后本王自会想办法。”姜寧淡淡说道。
“是。”
下午,姜寧让侍女重新收拾了一间寢院,然后在寢院內一边看书,一边吃点心。
晚上,姜寧分出一道神识,飞入皇宫,进入皇族祠堂。
姜寧的身形显现,打量了一下皇祠。
皇祠內並没有设置神龕,四面墙上,掛著从太祖到肃宗的十几位君主的画像。
看了一眼太祖的画像,英武神俊,栩栩如生。
与当日在瓮城见到的那尊神像,相差无几。
这时候,皇帝悄无声息的来了。 来的是本尊。
他身披白色道袍,在昏暗的灯火下,显得苍老而又憔悴。
“参见父皇。”姜寧行礼。
皇帝见姜寧这道虚幻的身影,沉声道:“应该本尊来。”
“都一样。”
“也罢,来都来了。”
皇帝先向列祖列宗行参拜大礼,姜寧站在皇帝身后,跟著欠身頷首行礼。
接著,皇帝一挥道袍,只见太祖的画像缓缓往后倒退了几寸。
这时候,皇祠正中间的地面上,一道机关缓缓打开,出现一个通往地下的通道口。
“跟朕来。”
皇帝走入通道口,姜寧立马跟上。
那张画像恢復原位,通道口关上。
皇祠內静悄悄,就好像无人来过。
走到地下室,镶嵌在墙壁上的灵石,缓缓亮起了柔和的光线。
准確的说,这里不是一间地下室,应该是一座地宫。
偌大的地宫异常空旷,墙壁上布满了活灵活现的浮雕。
几根雕龙柱,接连穹顶。
整座地宫看起来,显得古朴而又庄严。
两人一前一后,慢慢往前走著。
皇帝一边走,一边简单介绍了一下九龙烽火台。
“太祖爷在位年满四百之际,不惜以自身所剩气运为代价,修建九龙烽火台,得以让我大夏国运稳固”
中间有一造型怪异的小台,上面放著一口铜质盒子,上面遍布锈跡斑斑的铭文。
皇帝抬手抚过铜盒,铭文掠过一道暗光。
他將盒子掀开,里面躺著一本书卷。
神皇启示录。
“这是太祖爷当年自创的神功,取名为神皇启示录。当年灵帝点燃九龙烽火台,消耗了多少年国运,恐怕只有仁帝知道。
朕继位之始,直至五年前,一直励精图治,想为我大夏延续国祚。
朕躋身十四境那天,才发现权力爭斗,各地星火一般的造反,以及士族豪强割据一方,並不是大夏王朝江河日下的最主要原因
於泱泱大国而言,各方稳固虽然重要,但没有王朝运数重要。
因为朕清楚的看到,大夏王朝已不足二百年的气运,朕甚至看到了中原王朝又如同两千年前那般,混乱不堪。
所以,励精图治,救不了大夏,顶多只能让大夏按照既定的运数,走向灭亡。”
听到这里,姜寧大致理解了。
大夏王朝就如同一个免疫系统出了问题的人,內忧外患就如同这个人不断地伤风感冒。
治疗伤风感冒,只是治標不治本。
皇帝最终发现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。
皇帝顿了片刻,伸手將那本古籍取出,一道古朴而又霸道的力量,缓缓溢散出来。
“將神皇启示录修炼到第十二层,便自然通晓了点燃九龙烽火台的方法。
而朕已经修炼到第十三层,才发现原来九龙烽火台会从君主身上汲取气运。
所以灵帝之后的每一任皇帝,都无法享受武道境界所带来的寿数。
而一位君主的气运,对一个王朝的气运来说,就如同泥牛入海。
所以仁帝害怕这个秘密曝光,怕后代君主心神不定,所以將神皇启示录禁绝。
九龙烽火台,就如同永远填不满的湖泽。
不过,朕想到了一个能延续大夏国运的方法,那就是
长生!”